校园暴力给人带来的影响有多大?,校园暴力对施暴者的影响

校园暴力,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,却如同阴影般笼罩在无数青少年的成长路上。它不仅伤害了受害者,也影响着施暴者,甚至波及到旁观者。那么,校园暴力给人带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?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。

一、心灵创伤,难以愈合

校园暴力,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,将受害者的心灵撕扯得支离破碎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《校园暴力和欺凌:全球现状报告》显示,全世界每年有近2.46亿名儿童和青少年遭受欺凌。在我国,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在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,53.5%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。这些数据背后,是无数个家庭破碎、心灵受创的悲剧。

校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,更在心理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。受害者可能会出现焦虑、抑郁、自卑等心理问题,甚至导致人格扭曲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近十年的未成年犯罪人数已经呈现出一个逐年下降的趋势,但未成年人犯罪依旧是飘荡在我国教育天空上的一朵乌云。校园暴力,正是这朵乌云的根源之一。

二、行为偏差,影响深远

校园暴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,对施暴者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。施暴者在欺凌他人的过程中,可能会逐渐形成一种扭曲的价值观,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。这种价值观一旦形成,将伴随其一生,影响其行为和人际关系。

此外,校园暴力还会导致施暴者出现行为偏差。他们可能会在家庭、学校和社会中表现出攻击性、冷漠、孤僻等负面特征。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在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,施暴者在成年后,更容易出现犯罪、酗酒、吸毒等不良行为。

三、社会影响,波及广泛

校园暴力不仅影响个人,还会波及整个社会。首先,校园暴力会破坏校园和谐,影响教育教学秩序。其次,校园暴力会导致社会信任度下降,加剧社会矛盾。校园暴力还会影响国家形象,损害国家利益。

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在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,我国约有25.80%的中小学生,经历过校园霸凌。这意味着每4个中小学生中就至少有1个经历过校园暴力。这样的数据,无疑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敲响了警钟。

四、应对校园暴力,刻不容缓

面对校园暴力,我们不能坐视不管。首先,学校要明确反欺凌立场,制定切实可行的反欺凌规章制度。其次,家庭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。再次,社会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,共同抵制校园暴力。

此外,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校园暴力问题。2024年4月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”行动的通知》中明确将严禁校园内发生以多欺少、以强凌弱、以大欺小等学生欺凌行为,或教师漠视、纵容学生欺凌行为”作为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负面清单条目之一。

校园暴力给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。它不仅伤害了受害者,也影响着施暴者,甚至波及到整个社会。为了我们的孩子,为了我们的未来,让我们共同努力,抵制校园暴力,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、安全的成长环境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暂无相关文章
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

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